皇兄何故造反?_第六百四十三章:勋贵的第二时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三章:勋贵的第二时代? (第7/7页)

局动荡,定国公府不会发声,也不会有人让定国公府发声。

    但是,那毕竟是显赫的公府世家,不发声不代表没有影响力。

    成国公府落魄成了这个样子,尚且有那么多的勋臣世家念及故旧姻亲之情,愿意守望相助,何况是始终站的稳稳的定国公府。

    几代定国公留下的遗泽,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消耗殆尽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朝廷多了一个丰国公,但是,代表勋贵们发声的,往往更多时候,是任礼甚至是张軏这样出身显贵,但爵位并非最高的人。

    归根到底,李贤虽然因拥立之功,被赐了国公的殊荣,可他在此之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侯爵,而且并非是权势资历足够深厚的侯爵,所以仅凭一个非世袭的公爵爵位,能够做的事情,其实并不算太多。

    但是如今……

    虽然上奏的是永康侯和隆平侯二人,但是,他二人本就和定国公府走的极近,奏疏又写明是定国公府牵头,三座府邸联名,事实上,便可视为是定国公府的表态。

    当然,距离上一代定国公徐显忠去世,已经有两年多了,算算时间,那位板上钉钉会承袭爵位的小娃娃,也已经七岁了。

    这个年纪,实际上是做不了什么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在朝堂上发声,也势必不能重新聚拢起属于定国公府原本的势力。

    那么,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这份奏疏的出现,是否意味着……

    丰国公,抑或是靖安伯,已经和定国公府完成了,类似于英国公府和之前宁远侯一样的联结。

    又或者更直白的说,这是否意味着,站在丰国公和靖安伯背后的那位,在勋贵中长久以来的渗透,终于有了成效?月麒麟的皇兄何故造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