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车诣阙,上书鸣冤 (第3/7页)
举,会形成种种诗社,比如长洲社、凤阳社、汝安社等等,这些社往往带有很多地方特点。 这也是大明乡党结党的重要途径。 凤阳诗社的十四位笔正《布仁行惠议》,要求朝廷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割让大同、宣府两镇,换回太上皇朱祁镇。 而大明精锐刚刚折戟,应该答应瓦剌人的要求,不兴刀兵,给以岁赐。 换回太上皇,立刻南迁,方能避免亡国之乱。 当初那十四位笔正以「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愿以身为草荐,任人寝处其上,溲溺其上,而无怨言」的大意志请求陛下议和。 朱祁钰在打完京师之战之后,就满足了十四位笔正的奇怪要求。 这些诗社平时都是怎么组织社会活动的? 蛊惑人心、组织暴乱、冲击衙门、纵火烧城。 李宾言懒得管他们,让他们自己折腾就是,闹得大了,杀了便是。 李宾言抓捕jianian商的奏疏、袁彬万里追魂的奏疏,一起送入了京师,当然还有费亦应投献用的题本,也一并送入了京师。 朱祁钰看着李宾言的奏疏和费亦应的题本,社会活动家,大明是从来不缺少这种人的。 在万历年间,这种社会活动家就喜欢干这个事儿,比如《五人墓碑记》,其目的是抗税。 万历年间,祖宗之法已经被破坏的一干二净,凿山伐石之禁彻底成了一纸空文。 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展开了全面的反攻倒算,废了考成法之后,内帑国帑日益空虚,三大征哪一次不是穷尽内帑、国帑? 万历皇帝派出了税监,在要道设立抽分所,开始抽分矿监。 轰轰烈烈的民间抗税开始了。 最先开始的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