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车诣阙,上书鸣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车诣阙,上书鸣冤 (第2/7页)

生意的范围,尤其是买得吴船载吴女这种事,若是被发现了,那那是必然要挨重拳的,陛下对这种事很在意。

    费亦应走了。

    李宾言并没有多看几眼那本题本,费亦应要说的,李宾言早就知道了。

    在动手抓人的时候,李宾言就想到了会出事。

    乡贤郡望们,准备行动了。

    汉朝的时候,吏民上书言事均由公车令接待,上书的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比如东方朔就是去公车府上书,整整三千多条竹简,汉武帝看完东方朔的竹简,任命东方朔为郎官。

    公车诣阙上书,是中原王朝自汉朝之后,一项十分传统的政治活动。

    呜冤重审和民众上书诉说请求的重要场所叫做阙门,公车府衙门就在这里。

    公车诣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了金鸡、登闻鼓、肺石、谤木四种制式。

    金鸡,多数都是群臣诣阙上表,登闻鼓用于诣阙鸣冤。

    费亦应的题本里就提到了一个正在酝酿的风暴,民变。

    具体而言,就是社会活动家们,看到了李宾言如此暴行,派兵抓人,必然要想办法去鸣冤,所以「自发」的聚集在一起,然后为这些被抓捕的人「诣阙鸣冤」,也自然会有人找到李宾言「痛陈利害」!

    等到这些啸聚之人越来越多,事情越闹越大的时候,陛下只能杀掉李宾言去平息民愤,否则就只能派出大军进剿平定民愤。

    公车诣阙上书,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

    李宾言并不是很在意,他事情很多,没工夫跟这些社会活动家们闲扯淡。

    在大明,社会活动家,就是各种诗社的笔正和诗豪。

    大明的科举是一项很重要的国策,为了应对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