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 罗马与大明文化差异的根源 (第3/7页)
君外戚家族把持。 王莽能够篡汉,就是因为太后王政君是王莽的姑母。 王莽是外戚。 王昭君的出嫁,从头到尾都是西汉国力衰微,酿成的一出悲剧。 一夫一妻制是父权的重要保障,正妻的出现正式确认了父系继承制,具体而言就是屈原所说的厥身是继。 《明律集解.附例.户婚》规定:「兄亡收嫂,弟亡收妇者,各绞。」 弟弟如果收嫂子,哥哥收弟妹,一律绞死。 尼古劳兹继续说道:“西塞罗曾说:没有权力,便不可能存在任何家庭,所以根据十二铜表的规定,家长对家族的任何成员都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有分配财产的权力、有决定子女婚配的权力。” “到了今天,也是这样的。” 胡濙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中国亦有此法,一夫一妻、同姓不婚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左传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不蕃的意思是,不健康的,先天不足的,故此之周礼始,同姓不婚,是为了孩子健康。” “家长有权杀死自己的子女吗?” 尼古劳兹点了点头说道:“是的。” 胡濙终于察觉到了一些异常,但是他不动声色,只是喝茶,在和尼古劳兹沟通之前,胡濙就曾经说过,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杀人者死,是一种律法中追求的公平,虽然各地的私刑很多,但是死刑从唐朝时候就已经掌握在了皇帝的手中,叫死刑三复奏,大明亦是如此。 聊到这里的时候,胡濙就发现了,中西方的发展轨迹就出现了分歧。 在罗马法中更强调“父”,而在周礼之中,更强调“子”,也就是孝。 比如十恶不赦的罪名中就有不孝、不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