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四百七十五章 罗马与大明文化差异的根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 罗马与大明文化差异的根源 (第2/7页)

夫一妻制度。”

    十二铜表法就是罗马法,这也是重点翻译的内容。

    法家的大同世界里,追求的是一断于法,一切交给律法去约束。

    大明在进行大思辨,将历朝历代的律法条文拿过来看看,罗马法也不是不能看看。

    胡濙点头说道:“此乃礼法也,《楚辞·天问》曰: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所以中国,正妻制度在夏之前,便已经确定了。”

    屈原这几句说的是大禹有治水之功,又得到了涂山国女子为闵妃,婚配来繁衍子孙。

    胡濙聊得是婚姻法,这可不是胡濙胡咧咧,比如在《诗经·小雅·棠棣》曰:「宜尔家室,乐尔妻帑」,也是这样的描述。

    帑同“孥”,指的是儿女。

    为此太史公在匈奴传中,怒喷匈奴乃蛮夷,就有一条说的是: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之后生了个儿子,呼韩邪单于死后,王昭君哭诉求归,因为匈奴实行收继婚制。

    收继婚制,就是父亲死了,妻妾归儿子所有,如果没有儿子,归弟弟所有。

    王昭君是汉人,哪里受得了这个?丈夫死了,王昭君当然要求归。

    但是当时的大汉皇帝是汉成帝,汉成帝敕令王昭君从胡俗,王昭君嫁给了自己的继子复株累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

    或许汉唐的和亲,有用公主嫁娶,每年去看望公主探听蛮夷虚实的可能,但。汉成帝绝非如此!

    他就是用美人安抚匈奴,不让匈奴南下。

    因为汉成帝沉迷酒色,荒废政务,百姓揭竿而起,外戚专权,神器假手于人,交给了太后王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