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二章 内外织染杂造局 (第4/7页)
法,就是把他手中的几个小的造船厂进行置换。 虽然有跪着当巡抚的感觉,但那是最简单最直接完成皇命的办法。 李贤和李宾言在会前肯定是通过气了,他们还是想站着把官给当了。 而且直指问题的核心,人。 徐承宗十分兴奋的说道:“我在城郭有一处地皮,大约八千多亩地,依山傍水,当年太祖高皇帝攻打集庆的时候,高皇帝曾在那里驻军地,后来赏给了魏国公府。” “太祖高皇帝在洪武年间设桐园,又在吉林设吉林船厂,永乐年间又增加了清江船厂,太祖、太宗皇帝知道,一定会同意把这片地,当做学社的。” “当然如果肯给我立块碑,我是感激不尽的。” 徐承宗贪吗?他一点都不贪。 谷城郭八千亩地,依山傍水,绝对不是坏地方,他直接拿出来,只要一块碑的意思很简单,他一点都不打算争功。 李宾言点头说道:“朝廷正在进行铁、索、艌、船木、竹、箬篷匠的考核,现在钢铁大工匠一人,船木大工匠一人,箬篷大工匠大工匠一人。” “足够了。” 大工匠哪有那么好评价的? 徐四七兼任石景厂、王恭厂的总办,大工匠。 蒯祥建设大明北京城,而后在石景厂、胜州厂担任总办,为大工匠。 江淮厂、马鞍厂、贵州六枝厂,都是大工匠在兼任总办。 大明的大工匠绝对不是那么好评级的,兵仗局也只有三名银匠大工匠。 第一步,是设立工匠学堂,只不过和京师工匠学堂侧重煤铁的方向不同,南京工匠学堂,将会侧重造船和相关产业。 李宾言和所有人商量了许久,最终敲定了工匠学堂的规模、人数方方面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