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见,长短并存 (第2/7页)
” 缺点也十分的明显,只能在大洋上行驶,不能入窄小的海峡处,人力不能驱动只能靠风,而且最主要的是转向困难。 大明宝船的舵杆高达三丈,十一米长,这么长的舵杆,依旧无法完成转向,还需要设置两舷和艉部旋转长橹,辅助转向。 “胖船”的好处很多,坏处也很多。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瘦身,最多也就是4.52:1的地步,再小就太胖了。” 工部尚书石璞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陛下两千料的船长约二十丈,中阔四丈四尺,长宽比为4.43:1,这也是前两次,下西洋和南洋船队的主要船型。” “有图吗?”朱祁钰问道。 石璞点头抽出一张纸说道:“有。” 朱祁钰拿过了那张图纸看了许久,又看了石璞一眼,石璞虽然平日里蔫不拉几,不声不响,从来不表态,但这张纸十分的白净,证明是新画好的,可见是早有准备。 两千料船的排水量大约在一千吨左右,转向灵活,有六桅九帆八旋橹,亦有墙雉、火炮的安置位。 有隔舱板与船壳板用扁铁和钩钉相连,如果一个舱室漏水,立刻放下隔舱板,可以有效防止宝船在海上沉没。 “这不挺好的吗?既满足了远洋需要,又满足了作战需要,为何后来废置了呢?”朱祁钰将草稿纸递了回去。 大明的船本身很瘦,怎么长胖的? 石璞将那页夹好说道:“这不是到了后来,就没有海战需要,主要行商用途吗?” “原来如此。”朱祁钰明白石璞的意思了。 后来大明舰队已经天下无敌,自然是可劲儿的往大了造,从一千五到两千五,再到五千料,为了船的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