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文 祸(三)--临安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 祸(三)--临安十八年 (第12/17页)

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

    秦桧所作的,远不仅是禁私史。

    “自高宗建炎航海之后,如日历、起居注、时政记之类,初甚圆备。秦会之再相,继登维垣,始任意自专。取其绍兴壬子岁,初罢右相,凡一时施行,如训诰诏旨与夫斥逐其门人臣僚章疏奏对之语,稍及於己者,悉皆更易焚弃。繇是亡失极多,不复可以稽考。逮其擅政以来十五年间,凡所纪录,莫非其党jianian谀嬖佞之词,不足以传信天下后世。度比在朝中,当取观之,太息而已”

    秦桧的目的,自然不问可知,但秦桧的努力,也终于失败。虽然他对于那些历史研究者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使得学者们在使用这一时期的原始史料汇编时,总得多作几方面的比对,甚至到了要把金人方面的资料置于更权威考量的地步,但……细节终究只是细节。

    再把青树枰的细节重写一百遍,也改变不了整个桂军都被吃光抹净的事实,再把长津湖的损失写大一万倍,也改变不了跑路的是联合国军的事实……今天的普通人,只要没进文史圈子,九成九根本就不会去看南宋初年的“日历、起居注、时政记”,但是,西湖边上,那个是坐着的,那个是跪着的,谁不知道?

    ……足矣。

    ~~~~~~~~~~~~~~

    上面讲到了“秦桧死于隔年的绍兴二十五年”,当时,秦桧仍在相位。

    ……死在相位上,有宋前例来看,乃是极大的异数。

    无论以因果报应天公有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