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汇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汇票 (第4/10页)

大同有事,往往要重兵驻扎于此。

    不过由于恢河从这里流过,地势平漫,十万骑可成列以进,在整个山西镇多山的地形中,该地便显得非常平衍,向来是草原胡人首犯之衡。往岁虏骑阑人,率从兹口,戎马便可毁垣数里。所以在嘉靖十八年时,当时的巡抚陈讲便在九龙口处筑堡,并建敌楼者有二,堡成后,城周一里多,万历四年又增修砖包,城周达二里零八十步,高三丈五尺左右。

    阳方口堡城建成后,被称为“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如派兵在这里防守,东便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占尽了地利。

    眼下阳方口堡有守备一员,分领旗军三百四十九名,管理周边的防区一十三里零一百五十步,还有边墩三十座,一个内西水口之地。从隆庆年里,阳方口便少经战火,关口的恢河又是连经朔州,大同等地的交通要道,所以这里每天都是船来船往,非常热闹。

    特别是黄来福来到宁武关后,由于阳方口所辖的地界中多煤炭,所以这两年中,该地十数个村寨中,己是处处挖煤采矿,到处一片繁忙。不但是本地的人等被一扫而空,就是临近的大同镇朔州等地的军民,也是纷纷到此谋生,所以阳方口堡这个地方,虽是麻雀虽小,但却很是热闹,小小的堡内,便有大量的客店、酒楼,商铺等。

    当黄来福领军来到这里时,阳方口堡守备忙出堡相迎,该堡之地,也是宁武关中唯一一处没有将军兵下放屯田的军堡,不过就算没有屯田收入,堡内的旗军平时抽税护矿,也是吃得油光嘴滑。这也是被黄来福默默认的。

    此次虽说是例行的防秋防冬,不过黄来福并不打算在阳方口堡常驻,年末他真正重视的是到老营堡等地视察。毕竟阳方口堡这个地方深在内地,如果草原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