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五百零四章 时隔456年重见天日的旷世著作(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四章 时隔456年重见天日的旷世著作(下) (第11/1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脱酸技术也终于应运而生。

    现有的脱酸工艺主要有两种:

    液相脱酸和气相脱酸。

    它们的原理都很简单,说白了就是用碱性脱酸剂将纸张中的酸中和而达到脱

    酸目的。

    其中气相脱酸法主要分为二乙基锌法和吗啉脱酸法,但由于它们工艺要求很

    高,所以近些年国内几乎没有使用这类方法的案例。

    液相脱酸则分为水溶液脱酸法,以及有机溶液脱酸法。

    其中前者多见于霓虹、德意志和意呆利三个国家,因此别名也叫轴心国脱酸

    法。国内目前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有机溶液脱酸法,在这方面的经验很足。

    所以这一次,翁同等人同样使用了有机溶液脱酸法——即便箱子里装的不是

    《永乐大典》,这个步

    骤同样不可缺少。

    至于靳向前所提到的降温和光线问题,也都是文物保护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比如以纺织品为例。

    纺织品上的有机染料,钛白、锌白等物质能充当光敏剂,吸收光的能量,并把能量传递给纺织品本身,会把有机材料降解的波长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域。而能量呢,则会促使有机物分子和氧气迅速发生化学反应。

    从而导致基团脱离或聚合度降低,分子量下降,最终纤维素结构遭到破坏。书籍的纤维素也是同理。

    所以按照正常情况来说。

    眼下的开箱环节应该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奈何由于直播.或者说避免霓虹人和棒子浑水摸鱼,所以才被迫改成了见光

    状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