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节 (第4/8页)
,翻不了天。 和洛策精通道家不同,洛理算是儒墨皆通,即便儒家那么多的贤才,他依旧是最博学的大儒之一。 而且洛氏之中的典籍之多是其他儒家子弟远远不能想象的,其他人还在闭门造车,洛理早就从浩如烟海的治政书中开始实践理论,在这个圣人不出的世道上,洛理认为自己已经是当世最杰出的儒生。 直到他见到手中的这一份竹简,见到了这磅礴大气,言辞锋锐的文章,忍不住感慨道:“儒家又出一位贤人矣。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轻生死,重然诺,难道还有比这一篇文章写的更加彻底的吗?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真是振聋发聩,百家著书,多是艰深晦涩,像是这样的文章,该是何等意气雄浑之人写就的呢? 应当尊称其为子。” 太子弘更是爱不释手,现在的洛国公室基本上都是道儒墨三家皆学,太子弘就属于比较喜爱儒家的那一类,“父亲,这位孟子不知道是哪国士子,应当让孔器立刻将这位大贤之人请来洛国。 若是这位大贤之人还未婚配,便观其相貌,若是姿容尚可,应当以公室女子配之,想必公室女子见了这文章,都是愿意的。” 洛理颔首笑道:“孔器既然将这篇文章送来,那就说明这位孟子是愿意来到洛国的,你赶紧去做,为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这位大贤,读读他的文章了。” 第145章 孟子 孟子被儒家的数位大儒共同送到了洛国,从中就能够看到儒家对孟轲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