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节 (第3/8页)
墨家一直以来坚持的底层路线。 秦墨完全成了和公输氏一样的工匠,为了秦国的大业而奔忙,要以战止战。 楚墨则是一群游侠,轻生死,重然诺,但是精锐的墨者动不动就死一批,怎么可能传承的下来呢。 洛理只想说一句,墨家正统在洛氏! 还有一些衰微的学派,若是没有洛氏保存他们的典籍,并且用这些典籍来教育公族之中的子弟,洛氏毫不怀疑其中某些学派,会直接湮灭在历史长河的潮流之中。 只有儒家是个意外,昔年孔子周游列国,虽然仕途上不得志,但是儒家却大大的兴盛起来。 这些年依旧如此,儒家最优秀的那些子弟,基本上不受列国君主的重用。 相比较那些动辄身居高位的法家子弟,君主们更愿意让崇尚王道的儒家子弟单纯的做个牌位,为自己塑造一层爱才爱民的形象。 但儒家却并没有因此而衰落,反而更多的人才源源不绝的涌现出来,这就是因为儒家的教育和传承做的实在是太好了。 先是家族之中的传承,然后是通过收弟子蔓延到弟子的家族,还非常灵活的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这种以师徒关系为主,血缘关系为辅,还不头铁死磕的传承方式,想要断代实在是太难了。 儒家的大儒们并不担心儒家传承的消失,甚至因为儒家中的人才太过繁盛,各个派系融合的百家学说不同,儒家自己内部发展出了不同的分支来争斗。 幸好洛氏早就抄底了儒家,不论这些儒家派系怎么争斗,洛明公和孔子总是在最上面,而且还有素王,这位毫无争议的各学派公认的第一圣人镇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