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7 (第3/4页)
某些文人心目中的印象并不大好。只怕有薛衍负责此事,会横生枝节。 永安帝当然也知道孔令仪的考虑非常有必要。不过永安帝也相信薛衍虽然因一事得罪了某些儒士文人,但是也必然取得了另一部分人的好感。两相一抵,倒也不值什么。 所以永安帝对孔令仪的担忧不以为然。仍旧坚持了自己的任命。 而薛衍之所以向永安帝提及此事,则是为了能够有一个名正言顺的方式,将青铜手镯里面的资料一点一点的复制出来。至于号令天下读书人一起编纂一部著作来为帝王扬名……参考的不过是后世一个朝代某个皇帝的做法罢了。恰好此举又sao到了永安帝的痒处。 因此不论永安帝是否同意自己的任命,都不会耽误薛衍心目中的“正事”。 所以在闻听孔令仪的担忧后,薛衍还亲自跑到了永安帝的面前,请求永安帝罢免了自己的礼部尚书之职,另选贤能负责此事。 然而永安帝并不允许,只命薛衍“不要多想,只做好你的分内之事。” 薛衍见状,也就不再强求。 不过不管对于那个年代来说,认认真真的修纂一部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薛衍因为之前的际遇诡异,所以当他将青铜手镯内的资料默出来时,该怎么解释这些书籍的来源,也成了为难薛衍的一道难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薛衍甚至还在国子监内聘请了一些肯吃苦且有不怀偏见的生员,每日去询问老农工匠们各种问题,然后结合大褚已有的那些杂学著作,继续撰写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 不过饶是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