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_第六百三十五章 国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五章 国瓷 (第2/4页)

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的郭主任提出:‘中国是瓷器之国,新中国成立后,就应鲜明地表现新中国的岁月,应该把历史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创制新中国的国家用瓷与国家礼品瓷。’”

    “这一建议得到总理的采纳与支持。于是‘建国瓷’的设计制作,就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开始了。”

    “一九五二年,轻工部牵头召开陶瓷座谈会,各方面的专家商讨研制‘建国瓷’的具体方案和要求。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徐院长专程给高庄、莫宗江和王逊写信,对‘建国瓷’的设计制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随后,由中央美术学院拟定了一份名单给中央政府轻工业部,成立了‘建国瓷设计委员会’。”

    “名单包括有郑振铎、江丰、张仃、沉从文、梁思成、林徽因、祝大年、高庄、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家在内。委员会对‘建国瓷’的设计定位提出了主导性意见,既要体现我国传统陶资艺术风格,又要符合今天的实用,表达出新中国新面貌的要求,打破了历朝历代官方用瓷‘任其百尔,执事媚滋一人’的旧条框。”

    “但是国家还有很多制瓷大师,所有能工巧匠几乎都在各大瓷厂上班,因为这个工程,带出了一大批能工巧匠,除了创造了空前绝后的艺术珍品和辉煌成就外,还为新中国的瓷器烧造技术打下了坚不可摧的基础。”

    “当时的工作人员如王步、祝大年、王锡良、张松茂、戴荣华、刘雨岑、李进、周国桢等,到现在都成了大师级的人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