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第2/4页)
,怕的皆不是开头之难,而是二世半途而废之忧。 当年山东六国,有多少强国变法之新政,是亡于下一任君主之手。 因为,每每下一任君王即位之时,正是新政根基未稳、而旧利益者尚有余力反扑之时。 但若如大秦当年遵循商君之法这般,接连有两代君王遵循新政,随着旧利益者余力的渐渐涣散,随着新利益者队伍的日渐强大,此事,便极难再有转圜余地。 在君王再三确认小家伙真无半分想当太子的心意后,很快便下诏:立长子扶苏为大秦皇太子。 储君之位既定,在咸阳百姓欢天喜地的庆贺中,流言自然不攻而破。 而悄悄前往章台宫,劝父皇收回成立、改立明赫未果的扶苏,却坚持认为自己对大秦之贡献,远不如自家小九阿弟,他往日因长公子之身份备享殊遇,已是万分羞愧,如何再敢无功而忝居高位? 在扶苏的再三请求下,嬴政终是答应,待诸事准备妥当,到时便让他跟着李信蒙武等人,亲随大军前往百越灭敌。 君王虽然难免担忧长子之安危,但长子能如此磊落坚毅有担当,他亦是备感欣慰的。 今日之扶苏,仍敢与他据理力争,亦能与他无话不谈; 他忠于君父,却从不误解君父; 他不但饱读诗书,苦练武术,亦愿主动请缨为大秦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