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清羽记(全)_分卷阅读32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20 (第8/8页)

时辰在路上慢慢走合算。

    为大军开路,选择驻地,在刘宜孙看来,这是一份唾手可得的功劳。郭遵派遣一个满员都作为协助,领头的张亢军职却比自己低半级,等于是给了他四个都的骑兵让他立功,还没有人来分功劳。

    郭遵这样照顾自己,刘宜孙也不敢掉以轻心。参战之前他作足了功课,知道烈山不仅有大路可供骑兵驰骋,而且驻军的营地也是现成的,就在越过烈山中线的晋国一侧,有一片开阔地,可供大军驻营--毕竟他的父亲刘平是郭遵的顶头上司,捧日军左厢的厢都指挥使。刘宜孙所知道的信息,有许多是张亢做梦都想不到的。

    但刘宜孙也并没有因此小看张亢。父亲刘平文武双全,为人轻财仗义,刘宜孙也不是一般的纨裤子弟,而且宋国崇文抑武,张亢和自己的父亲同样是进士及第,却弃文从武,让刘宜孙平添了几分敬意和亲近感。

    “张大哥,按你说的,在这里歇半个时辰,养养马力吧。”

    张亢环顾四周,然后点了点头,喝道:“下马!”

    隶属于他的八十骑立即勒住坐骑,翻身跳下马背。刘宜孙的手下纵骑小跑几步,减速后才纷纷下马。

    刘宜孙道:“大哥练的好兵,论起令行禁止,举止如一,小弟可差远了。”

    张亢笑着说道:“你的兵也不错。”

    刘宜孙道:“我听出使晋国的使节说,烈山的山路全长五十余里,可供四马并行。过了主峰之后,有一片平原,因为三溪并流,叫三川口。”

    他拿出一幅自己绘制的地图,指点道:“三川口离进山的位置大概有二十里。

    如果全速行进,用不了一个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