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第3/4页)
有一个含金量很重的、专门针对三十五岁以下年轻影视人的奖项—— 国际青年微电影节。 因为年轻导演大多囊中羞涩,拍摄风格技术也尚未成熟,所以微电影算是大多数影视人真正步入行业前的一个过度。 乔卿选择拍《黄雀》作为自己的处女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成本的考虑。 “但是《黄雀》是部网剧啊,”他疑惑道,“你们是电影节吧?” “是的,”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回答,“组委会已经看完了您提交给烂苹果网后台审核的全部片子,觉得如果稍加剪辑一下,完全可以作为微电影去参赛,所以才来联系您的。” 乔卿了然。 虽然这位说得很好听,但理由实在牵强。他就算是新人也知道,像这种电影节,一般都是要剧组主动去报名参加、每个国家的组委会从中挑选出几部优秀片子,再送过去统一参赛的。 临到快开幕了才给他打电话,显然是原定的参赛作品临时出了啥意外,因为不想浪费名额,所以准备拉部质量尚可的片子过去凑数的吧? 乔卿倒不介意这个,毕竟人家态度挺客气的,也没有强制要求。只是他有一个苦恼—— “如果我参加比赛的话,路费给报销吗?” 组委会:“……啊?” 乔卿振振有词道:“国际航班很贵的!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