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255节 (第6/7页)
的左武卫大将军李高迁兵败塞外,而秦王心腹李大亮在赴任安州刺史的途中,诱捕曾大败唐军的张善安,率五百骑击溃十倍于己的敌军。 李高迁名列太原元谋功臣榜,爵封郡公,任十二卫大将军,而李大亮不过刚刚从金州司马晋升安州刺史而已。 很多人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朝中上下名将猛将,大半归属天策府门下,面对突厥,即使太子有担当,但他能胜任吗? 裴世矩默然坐下,心想都说秦王慧眼识英才,太子识人不明。 但这也很难说,秦王这方面主要倚重房玄龄,李大亮、杜如晦都是房玄龄引入天策府的。 而太子只可能倚重那些前朝老臣,或者从龙功臣……考虑到东宫的立场,这方面太子不能太过肆意。 裴世矩知道今日议何事,左武卫大将军李高迁兵败塞外,万余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到如今已经半个月了,还没有盖棺定论……给李高迁定罪。 为此朝中颇有sao动,甚至在早朝时,御史台有御史上书请议李高迁罪名……裴世矩怀疑这是秦王主使。 不过,李渊先提起的并不是这件事,他将案上那份文书递给了李建成,示意众人阅览。 殿内响起轻微的sao动声,裴世矩一目十行看完后递给了宫人,在心里思索突厥那边出了什么事……虽然他是朝中最了解塞外的老臣,但毕竟远离北地多年,只知大概,对如今的局势并不了解。 李渊眉头紧锁,“颉利可汗送来国书,请议和……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的视线……有的看向太子,有的看向秦王,也有人看向裴世矩。 与突厥议和,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李渊登基六年,都议和了四次,但此次不同,一方面突厥尚在猛攻朔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