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_第6章 白鹿塬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白鹿塬上 (第2/6页)

业田就叫桑田,官府规定二十亩永业田至少要种五十棵桑树,外加十棵榆树和十棵枣树,要是土地不适合种,可以改种其它树,但必须在分地后三年内完成。”

    “为啥?”怀玉觉得这规定有些奇怪,怎么还非强制种树?

    “地是朝廷所授,你不守法令,朝廷也自然可以收回土地,让种树的原因也简单,因为百姓衣食,除了粮也还需要绢布,另外朝廷租调庸,每丁地租是两石粟,而调是每年两丈绢和三两绵,不种桑树如何养蚕丝织,如何上缴调绢?”wap..OrG

    原来这还是为保证国家税收。

    “好吧,不过种七十棵树倒也用不了多少地,大不了在地边角上种就行。”

    老武吸溜一口汤,提醒儿子,“你以前跟着老道没种过地吧?一亩地最多只能种桑二三株,桑树十步一树,枣一步一树。三丈一树,八树一行,种不了太多的。”

    这话让怀玉很怀疑,一亩地就种两三棵桑树?

    老武指着院子下的河坡地,“瞧,那里就有几颗桑树,你看一棵桑树要占地多少!”

    怀玉顺着往那一瞧,嗬,那一棵桑树冠如华盖,又高又大。

    “这是古桑吧,咱们养蚕种的桑不应当是矮矮的那种吗?一人高左右,年年修枝?”

    “桑树苗刚栽时很小,但会长大,也不会年年修枝的,一亩二百四十方步,十步一树,最多能种三株,一般都是种两株,树小时再套种些豆子。”

    寻常百姓之家,有丁就有租调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