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结 (第4/7页)
己不争不抢下,孙承宗,陶望龄,郭正域,袁可立,左光斗主动上门。 如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与其挖人,倒不如自己培养人才呢? 林延潮当年读书时,就十分敬佩曾国藩。 曾国藩的治幕是有手腕的,他幕僚团阵容,唯有胡宗宪可与他相提并论。 但二人当时都已是封疆大吏的身份,什么样的人才请不来。而自己虽有三元名声,但位不过知府,要真请到如董其昌,陈继儒这样的一流人才,还是不行的。 特别是有功名的人,都是喜欢去当朝宰辅,或者是致仕大员下面担一任幕客,先有了靠山,将来无论是考取进士,还是在官场上都方便的多。 所以林延潮也当唯有从没有功名的人培养起。 因此林延潮继续招贤,虽之后都没有来什么有名望的人物,甚至不少都是没有功名在身的。 但林延潮不计较,凡在水利,以及钱庄经营上有一技之长的,都召入幕下。 就在这时,传来了巡抚杨一魁向朝廷请致仕,而后朝廷派顺天府尹臧惟一来河南替杨一魁任河南巡抚的消息。 新任巡抚到任,岂是小事。正所谓一人一政,对于林延潮现在要卯足全力干大事的官员而言,最忌讳的就是上面的人事变动。 若新任巡抚到来对贾鲁河疏通的事,有什么更张,那么林延潮的政绩就要凉了。 但是新任巡抚到任,林延潮就着急去巴结,会被官场中人诟病,同时身为知府也不易轻离治地。 于是林延潮找了一个视察贾鲁河的由头,'顺路'就拐到了开封府。 林延潮到开封府第一件事,就是先去送杨一魁离任。 林延潮以往与杨一魁相处很好,在马玉之事上,二人相互借重(勾结),各自铲除了心腹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