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五〇章 贡院出题 (第4/6页)
推诿地说道,明知道这次乡试可能有猫腻,那最后题目是谁出的,可就要担责。 题目你出的,最后题目外泄,不是你的责任难道是另一个主考官? 这也是当初程敏政倒台的原因,“四子造诣”的考题不是李东阳想出来的,而是程敏政非要在会试出题上卖弄文采。 “两位上官,不知何时出题?我等也好先提前揣摩一下题目,以便阅卷时有所针对。” 这会儿都知道沈溪和靳贵准备出题,内帘官们丝毫不给沈溪和靳贵私人空间,逐渐汇集到总裁室,就等着两位主考官把题目出好,再通过一些隐秘渠道把题目送出去。 靳贵不想出题,沈溪也不想逞能,这下就显得为难了。 两位主考官谁都不想在出题上出风头。 沈溪想了想,道:“陛下崇尚礼乐之治,并于己未年殿试以礼乐之治策问众贡士,此番乡试,不妨就以礼乐之治为题。” 在场的内帘官都点头,觉得这大题目挺好,可马上有人提出:“沈大人,这礼乐之治涉及众多,况且有四书文三道,五经文各四道,这尚且只是第一场便有二十三篇考题,如何以礼乐之治,概括全部?” 乡试分为三场,第一场是四书文和五经文,第二场是诏、判、表、诰,第三场是时务策,仅仅只是出题量就非常庞大。 乡试说起来似乎是三场考试并重,但因考生众多,题目也多,而阅卷的内帘官却连同两位主考在内,总共才九人,批阅三四千名考生且每人有近万字的考卷,要在十五天左右阅卷完成,决定是否录取以及录取后排定名次,根本是强人所难。 所以顺天府跟十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