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三五章 当个乡试主考不容易 (第3/6页)
就是“文币”,其实就是官方给内帘官的聘礼和俸禄。 顺天府乡试主考官的“文币”,是用箩筐盛着的铜钱,满满一大箩筐,若是一个个细算的话,大概值个五六十两银子,抵得上沈溪半年的俸禄。 “文币”属于正常聘礼,沈溪可以放心收下。 十三布政使司内,内帘官得到“文币”后往往要到布政使司衙门致谢,中间便会涉及到乡试的潜规则,外帘官若是有什么人要录取,便会趁此机会跟内帘官打好招呼,或者是指定考题,又或者是商定好暗记。 但南北直隶却是脱于十三布政使司的存在,沈溪本身还是品秩很高的翰林官,地位然,根本不用去顺天府打招呼,只等八月初六进场便可。 至于出什么题目,等进场后再做定夺,但其实题目可以提前敲定,泄题、鬻题大多会在此时生。 在被正式任命为乡试主考官后,沈溪越检点,不跟外间之人,尤其是那些士子和有应试考生的家族有任何来往。 但其实沈溪平时经常走动的朝中大员,无非是两个姓谢的谢迁和谢铎。 沈溪为顺天府乡试主考,谢迁是始作俑者,他对沈溪当不当主考官看得并不是很重,因为从头到尾谢迁都没有想过让沈溪给自己儿子大开方便之门。但谢迁还是需要避嫌,就算奉旨提点沈溪,但在这种节骨眼儿上他也要考虑外间的反应,不能落人口实。 谢铎那边,就没什么好回避的了。 沈溪在朝廷敲定所有内帘官人选后,第一时间便去拜见谢铎,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