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_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盐,我还会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盐,我还会造 (第3/6页)

来的盐又作何用途?难道倒回海里,让它们融进海水中?”

    玉娘谨慎地打量沈溪,道:“沈大人莫要言笑,就算您有不用茶引和盐引与佛郎机人做买卖的权限,佛郎机人也不会有大批海盐,连布政使司衙门那边也都料到沈大人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

    “玉娘,你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以为本官是用计哄骗布政使司的人,但其实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

    沈溪冷声道,“我堂堂大明,天朝上国,守着万里海疆,四海之内产盐之地无数,到头来却是海疆封闭,片舢不得下海,百姓吃不起盐,空白了少年头,你说这是为何?不是因我大明缺盐,而是因我大明要用盐来让百姓承担国家课税,但凡战乱年景,盐价腾贵,百姓只能吃着寡淡的汤水,连做事的力气都没有!”

    “可你又何曾知晓,但凡沿海之地,以那些南洋地区的弹丸小国为例,百姓从未把盐当作金贵之物。物不稀有,凭何为贵?”

    沈溪侃侃而谈,当他说完这番话后,就算玉娘之前有再大的火气,此时也沉声不语。

    大明缺盐,所以盐才会那么贵,这是事实,但造成盐稀缺的原因,并不是原材料匮乏,而是朝廷给予一定的配额。

    朝廷按照猴年马月之前国人的数量,规定一人一年几斤盐,然后根据此数量,在各大盐场配额生产。

    正因为有了定数,意味着稀缺而不可再增加,官府有了凭仗,便从中加收苛捐杂税,以至于让原本生产成本不过两三文钱一斤的盐,到最后成本价就要到十几文,而到百姓手中,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