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 (第3/4页)
畜圈棚就是原址。后来随着家里头人丁日益兴旺,不过一两分地的菜园子不够用了,这才沿着山脚慢慢往东边开垦的。这会子三十来年过去了,早已成了气候了,只是看起来不甚规整。 俱是沿着山势开垦的,不免横七竖八的分布零散。不是这里横剌里多出来一分地,就是那厢边角上拖出一塬地。 反正俱是无主的荒地,索性趁着这个机会重新规划。 这个念头在秦老娘几人心里刚刚露出了个头,就被无限放大,竟是越想越不错,却是心有灵犀了。 说干就干,秦老娘带着儿媳孙女,开始沿着山势重新围垦土地。都是细致人儿,要不不干,一旦干起活儿来就是半点都不肯马虎的。不但丈量的一清二楚的,还拉着麻线务必保持横平竖直的。 好容易规制出来后,又分隔成了大致均匀的六大块,块与块之间又留下四尺来宽的间隙,暂且忙不过来,却是准备等农闲下来的时候再织以竹木篱笆稍作围挡分隔的。 其实家里以前的菜地亦是这样讲究的,虽则没有这样规整,却也是被秦老娘大致分隔安排了用处的。这样分别种上豆类苞谷、瓜类、茄科、叶菜、葱科、山药芝麻。六年一轮,每年都在这六块土地上分别种上不同种类的瓜菜。不但不会因着连种造成减产,土壤也不会害病乏力,瓜菜自然长得尤其好。 这是秦老娘长久以来积累出的生活经验,也是秦家女眷的不传之秘。 花椒跟在祖母身边,自是受益良多的。 只是说起来容易,这样面阔二十四步进深三十步的一块齐齐整整的长方形土地要分畦成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起码家里一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