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_第905章 柳齐攻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5章 柳齐攻略 (第3/5页)

连忙答道:“就是在久安市里面有一个销售部,以前主要是通过供销社和农资公司在销售。”

    这倒是九十年代初期很多国有企业的特点,一般都是和政府直属部门对口,基本上没有自身的销售网络,带着很浓郁的计划经济的痕迹。这种体制,几乎没有竞争,也就更不存在压力。一旦开始市场化,群众可选择的产品多了起来,国有企业的很多产品,市场占有率便迅速下降,很快便被挤出市场。化肥厂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作为一个有着后世记忆的人,在刘伟鸿看来,一旦出现市场份额快速下降的苗头,就应该马上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是企业的本能,就好像人遇到危险便会立即趋避一样,都不用过脑子。但国有企业却没有这种本能的反应。因为国有企业的干部,是真正的国家干部,一切都有保障的,至少在国有企业大规模改制之前,这一点毋庸置疑。多少年了,大伙全都习惯了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模式,连一点市场的概念都没有,又怎会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反应?

    柳齐摇摇头,说道:“这可不行。单纯依靠供销社和农资公司,肯定不行。他们和我们没有隶属关系,我们的化肥,销不销得出去,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销出去了,他们不多得一分奖金,销不出去,他们也不少得一分工资。一点动力都没有。这个销售网络,必须由我们厂里自己建起来。所以当务之急,是要马上重组厂部,把必要的科室和部门,重新搞起来。张厂长,这个事情,可能要辛苦你了。这几天,我就在化肥厂住下了,现场办公,请你把能够找到的人员,都尽快找回来,我给他们开会,布置工作。”

    刘伟鸿已经跟柳齐说过,市里面会先给他拨款一百万过来,作为化肥厂重新启动的资金。有了钱,这个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