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章 回娘家的大姨 (第3/4页)
,即公廨钱和公廨田。 置公廨本钱,为诸司办公费用。 然而放贷和出租,也不是谁都能做得起来的。 放高利贷这件事,没经济头脑的人碰这一块儿,有可能亏得血本无归。 而经营土地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土地不可能是旱涝保收。 土地的出租和收租,粮食的买卖等等,那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一个不对,就会影响官员收入。 那咋办呢? 于是皇帝就又冒出了一个奇思妙想,设置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捉钱令史”,专门来管理公廨钱事宜。 捉钱令史kpi指标有且只有一个:放高利贷。 朝廷的三省六部都设有“捉钱令史”,每个衙门9人,每人掌管五万钱,通过市场放贷给老百姓,每个月缴纳利息给朝廷。 这就为某些不能靠祖荫,也不能靠才学当公务员,但是家里又有那么一些资产的人,提供了一个入仕的机会。 其实就是变相的在卖官,而且还是合法的。 为了防止亏掉本金,李世民还规定了必须实现盈利。 李世民研究了一下大唐的金融市场,一拍脑袋,认定高利贷这件事儿每年获得百分之百的回报是可能的。 所以每个捉钱令每个月都要给朝廷纳利四千,一岁凡输五万。 每个月完不成kpi的就挨惩罚,没什么好说的,而完成kpi的就给予奖励。 如果连续十二个月都完成了kpi,那就可以去吏部排队,等着分官做了。 有官可以当,这是多大的诱惑啊!相当于一年五万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