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_578 一家一家来(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8 一家一家来(二合一) (第5/7页)

另一家投行的看法。

    凯恩的反应很平淡:“易科的产品销量很棒,与索尼等音乐公司的版权合作也不错,雷曼做空易科没什么道理,同样的,你做空雷曼也没什么道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增长或许放缓,但cdo债券的繁荣还将持续。”

    他多说了两句:“可以交易的债务就不是债务,而是资产,cdo固然建立在房地产的次级债务之上,但它的繁荣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房地产的层面,更多依赖于金融系统和信用,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詹姆斯·凯恩的态度很坚定,他的视角也很有意思。

    cdo依赖于金融系统,而金融系统又背靠美国,那即便有风险也只是在可控范围内的风险,而风险可控,那对巨头来说还是风险吗?

    金融危机里,有的投行破产,有的投行被收购,有的投行却仍旧能盈利,不同高层的判断是重要的一个因素。

    方卓想到了高盛,觉得高盛大量买入cds来为它持有的cdo对冲,或许就是因为保尔森当了财政管家之后看到了更全面更详实的数据,从而有了风险不一定可控的判断。

    这天晚上,略微饮酒的方卓返回家中,打开最近几天都有瞧瞧的知乎。

    知乎上的提问和回答都很活跃。

    方卓简单回了两条的点赞量都很高。

    当他喝着茶,瞧见又一次因“做空”这一行为起的争执,有些不以为然的随手答了一条:“做空,做多,看空,看多,这些报告没那么神秘,什么时候反而都是受额外因素的驱使。”

    “你们不要沉迷于雷曼的名头,觉得它出具的报告就多么高大上。”

    “雷曼能出个做空报告,明天高盛就能出个看多报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