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再做劝学诗  (第2/3页)
    刘焉看似责怪刘璋,实则眼中全是自豪之色。无非在向自己炫耀刘璋的才华。    “贤侄,这两句诗是不是不完整?还有没有下文?”    “不错,却有下文。”    刘璋佩服的看了一眼蔡邕,不愧是大儒。即使没接触过七言诗,但一眼就看出还有下文。    “贤侄可否赐教?”    “不敢,还请蔡伯父指教!”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好诗!”    “可有名字?”    蔡邕急忙问道。    “此诗名为【劝学诗】!”    蔡邕又默默读了两遍,而后叹息一声。    “贤侄这首劝学诗真是前无古人之作!只可惜。。。哎!”    刘焉本来非常兴奋,刘璋又展露了才华,可蔡邕的一句可惜让他十分不解。    “伯喈兄,为何可惜?”    蔡邕无奈的摇摇头,叹息几声。    “劝学诗虽好,但百姓无书可学,岂不可惜?”    刘焉奇怪的看了一眼蔡邕,心中不悦。这百姓读什么书啊?    刘璋敬佩的看了一眼蔡邕,问道:    “蔡伯父,百姓不能读书吗?”    蔡邕摇了摇头,看着刘璋道:    “百姓温饱都成问题,哪有钱买书?更不要说读书了。”    刘焉见气氛十分压抑,赶紧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