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仙宝阁_第1376章 法先王,法后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6章 法先王,法后王 (第1/4页)

    在中土的学术界,有一个话题,学者们一直在争论。

    那就是,究竟要法先王,还是法后王。

    法先王是指,以上古时期君王的道德标准做规范,推崇尧舜之道。

    法后王是指,以后世君王的道德标准做规范,与时俱进。

    圣人创建儒学之处,儒家是法先王的,认为时代应该倒退,退到三皇五帝时期,那才是最美好的时期。

    后来,儒家发展壮大,门徒众多,有一部分儒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

    他们认为,三皇五帝时期,虚无缥缈,根本没有推崇的价值。

    时代在发展,人心在改变,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才能将儒家发扬光大,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在夏禹这个穿越者看来,法先王还是法后王,根本没有争论的价值。

    当然是法后王正确,法先王,食古不化,一潭死水,肯定要被时代抛弃的。

    但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他们不懂得这些道理。

    他们不知道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这些事,他们只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欲横流,人心越来越糟、越来越坏。

    他们觉得,倒退到从前,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办法。

    老儒生讲起三皇五帝,讲起尧舜禹汤,讲得是滔滔不绝。

    夏禹坐在下面,快要睡着了。

    儒学好是好,但是,过分崇古这一块,成了儒学向前发展的最大阻碍。

    有一些年轻的儒者,他们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提出“法后王”的口号,要改革儒学。

    这世间所有的学问都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