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京城报仇的_第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节 (第5/6页)

   家里就这么点大地方,东头说话西头听得清清楚楚,乡邻们还隔三差五过来串个门。想要瞒住来历,好难……

    知道她家姓应也没什么。京城百万人口,姓应的又不止她们一家。

    应小满心里嘀咕着,放下笔收拾油纸时,无意中一回头,又发现炕上的郎君撑起身坐近了些,正打量她的书写。

    “看什么看。”她攥着纸笔起身走开两步,“没多算你的鞋钱。”

    郎君好脾气地坐回去。“字写得横平竖直,应小娘子应该上过私塾?”

    应小满哼了声,把折起压平的油纸收去柜里,“没上过。别瞎猜。”

    等稍微能下地走路了,男人时不时地出来堂屋帮忙。

    灶上水烧开,义母不在屋里,他帮忙从灶里抽出几根柴火。阿织撞翻了凳子,他听着声音出来把人扶起,凳子放好,好言好语抚慰住哭声。

    如此三四天下来,义母也偶尔叫阿织端碗鸡子羹送去西屋,补补身子,去去病气。

    “西屋的也不容易,”义母私下里对着应小满叹气,“水里捡来条性命,身上被水冲得连鞋袜都不剩。我怕坏了你名声,不许他出门,他偶尔来堂屋转一圈都避着人,倒像个小媳妇似的。最近天气好,让他出来院子晒晒太阳罢。病气总得见见光才能好。”

    说的很有道理。

    西屋的吃药休养将近十天,气色一天天地好转,左手背骇人的血窟窿逐渐收口结疤,应小满真心实意想让他快些好起来。

    毕竟,灶台新买回来的五升小米,又吃个干干净净。阿娘估了估消耗分量,昨天咬着牙出门买回来十升。

    还好手边有个白捡来的扇坠子。

    她连跑十几家当铺,找到一家估价公允的,把白玉扇坠子换得两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