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演时代_第394大胆去干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大胆去干吧 (第4/6页)

本、故事板,再出概念图,让特效公司根据每一个镜头,每一张概念图,来给出一个大概的报价。

    通常就算精确到了每一个镜头,特效公司报的价只占特效预算的80%,剩下的20%是机动预算。”

    “精确到每一个镜头?”郭凡暗暗咂舌。

    “那当然了,前期的准备比拍摄和后期制作都重要,准备不足的话,那就是灾难了。”

    特效这玩意,国内通常是给特效公司一个打包价。

    就比如,我这片子特效费用打包一个亿,你要给我做怎么怎么样。

    但是想做精品的话,就要精确到每一个镜头的费用。

    这个镜头两三秒钟可能十几万甚至几万就够了,另一个镜头同样两三秒钟,就可能要上百万了,要精确到每一个镜头,而不是你上千个镜头,别人笼统地给你一个报价。

    精确到每一道程序,才能保证特效不出问题。

    可是就国内来说,大部分导演其实更多的是临场发挥类型的,现场分镜,导演一拍脑门,说你们要怎么样怎么样。

    这对其他部门来说没多大问题,但是对特效部门就是灾难了。

    分镜剧本、故事板、概念图、技术方案,是要最先确定好的,后面改的越多,耽误的时间和金钱就越多。

    那种一股脑给维塔数码、工业光魔打包的,别想做出精品,不管特效公司多牛逼。

    好莱坞大片虽然很多特效镜头都给国内特效公司打包了,但那不是一个概念,国内特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