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_第四百六十二章 谁赞成 谁反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二章 谁赞成 谁反对 (第2/4页)

明。

    马安民是违心答应胡启立反正的要求,表面上十分配合胡启立接收惠州地盘,背地里却派人往潮州吴六奇那里求援,甚至将自己迫不得已归明的苦衷也写了封血书央求吴六奇替他递上京师,免得他日大军杀到,清廷不问青红皂白将他脑袋也砍了。至于书写所用的血到底是他马知府的还是另有他人,却是个不能说的事了。

    有了马安民明面上的配合,胡启立接收惠州各县进展很顺利,那些清廷委任的知县大多响应了知府大人的“号召”,人人都换了一身崭新的大明官服,不过真正把辫子割了的却只有龙川和海丰两个知县,其他各县的太爷脑袋后还挂着辫子呢。

    不过胡启立虽然已经反正归明,可部下很多人也没有割辫,甚至连胡启立本人也没有将辫子割掉,以致于百姓们常看到一帮明军在几个留着辫子的官员带领下到处抄家,美其名曰“劝粮”,有好事的问起来,那帮明军多半还会说这是与广州的太平大军学的。

    有鉴于太平军的成功事迹在,胡启立也算是有样学样了,不仅学太平军“劝粮”征收他的军饷钱粮,还学太平军大滚雪球,疯狂在惠州境内收编绿营,招纳土匪,强征青壮,短短数月便将所部2000兵扩至一万四千兵。

    扩充实力同时,胡启立又以惠州总兵的名义大肆封官,不仅追随其反正归明的部将都升官晋爵,那些招降来的营兵和土匪的大小头目也是人人给官。官印不够便拿木头来刻,导致惠州一夜之间出现数百拿着木头官印往各县接防的官,同一个县竟然能出现两个守备出来!

    这些“木头官”把个惠州闹得乌烟障气,百姓怨声载道。此种作为,不仅广州的周士相不屑,违心反正的马安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