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构架 (第4/6页)
待遇。 安置在永乐乡的移民有4000多人,被安置于该乡东北部,组建了3个村,原先那里零散居住的村民则被乡公所迁到了本地人多的村子。 周士相一一查看了该乡公所给付移民的口粮、农具、耕牛,及几个村公所的组建情况。虽然仍有些不足和瑕疵,甚至还能隐约看到一些贪污情况发生,但永乐乡公所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已经远超从前,仅此一点便足以让周士相满意,至于那些小节,在当下并不是周士相要关心的重点。 以太平军现有的地盘和条件,考虑整顿吏治是个笑话,把这些公所的读书人整顿了,谁来替太平军办事? 周士相还没糊涂到那地步。 安置移民其实并没有花费太平军公库的钱粮,因为用于安置这些移民的钱粮原本就是从他们手中征收过来的,甚至连农具也是从他们家中带出来的。 而有了各地的乡公所和村公所协助,太平军也没有为安置移民动用多少人力。移民所住的房屋都是由他们自己搭建而成,田地也是由他们自己耕种,太平军要干的仅仅是保证他们安全。而移民之间的一些纠纷则由公所处置,治安上面也有各乡的保安队负责。太平军完全就是把人弄过来然后便基本不过问。 在看到该乡移民大多都是搭建茅草屋后,周士相忽有些不放心起来,因为香山这地方虽然气候好,物产丰富,可每年似乎也饱受台风之害。这些茅草屋搭建容易,但一旦台风来袭,屋子倒塌也就是瞬间的事。 回到香山后,周士相指示廖瑞祥马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