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 (第2/5页)
虏营总兵杨威、怀远营总兵贺天云、监理重庆屯田总兵郑守豹等统率兵马进至嘉定府。 刘文秀则亲率本部兵取道建昌、黎州、雅州到达洪雅县,在该县境内的千秋坪建立蜀王府统一指挥四川明军。 祁三升、狄三品、杨武都是原大西军的战将,部下各有万余人马,三人也都是拥戴永历朝廷的。再加上蜀王刘文秀在原大西军将领中的声望仅次于孙可望和李定国,故而由他指挥四川战事,朱由榔和李定国都抱乐观态度,认为刘文秀此次出兵四川当取大功。 然而,在川中已经数年的大学士文安之却上奏称朝廷不应此时派蜀王刘文秀出兵经略四川。 文安之认为现在朝廷的最大敌人是孙可望和他手下的驾前军,若蜀王领大军入川,则势必驻节地不能离云南太远,以免孙可望一旦反戈内向,救援不及。 再者,蜀王率领大军入川必须选择社会生产破坏较小,基本上能够就地解决明军粮饷的地区,这注定蜀王部不能深入川中太深。只有解决了粮饷来源,蜀王的大军才能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逐步向成都、重庆一带推进,从而达到北攻保宁,东联夔东十三家,大军出战湖北的战略设想。 现在的情况则是后方孙可望威胁未去,蜀王就率大军入川,一旦孙可望兵进云南,那朝廷为了稳妥起见,肯定要召回蜀王和他手下的大军,如此一来,蜀王此次入川意义便不大,徒费钱粮人力而矣。 文安之在奏章中再三强调朝廷必须在解除孙可望的威胁后再考虑入川事宜。 文安之同时安慰永历帝,说虽然驻在陕西汉中的吴三桂部已经到达保宁和清四川巡抚李国英会师,但清军却短时内无法夺取四川。为了证明他的判断,文安之将缴获的一封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