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买马 (第3/4页)
都指挥使、卫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为军官编制,遇战事则临授总兵官,总兵以下则加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千总等。如吴三桂当年便是以都督指挥担任辽东总兵官。 崇祯年间,即便关内关外战事连年不断,各地总兵官也不过30余人,其中加将军号能称为“总镇”或“大帅”的更是寥寥无几。甲申以后,总兵官就变得泛滥了,仅广东沿海各地的总兵官就高达十多人,记名总兵更是多得飞上天。总兵这个衔头当真是不值钱了。 不过再是不值钱,有记名总兵这个衔头在,周士相和太平军便是属于永历朝廷编制内的兵马,再也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营头。若不是连城壁实在是有心无力,只怕这会早按惯例派监军到香山来了。 进驻各乡的太平军现在都在招兵买马,随着队伍的扩大,原先的百户、总旗制肯定已不合适,所以周士相便借着记名总兵这个衔头决定在军中实行新的指挥体系。换句话说,周士相要为部下们升官了。 在升官之前,周士相命各营将新近征兵情况报上来,虽然香山百姓不是群起而参军,但各营报上来的数字还是让周士相颇为满意的。 兵招得最多的就是驻永乐乡、长宁乡的陷阵营。 铁毅在当地对地主士绅进行了残酷的清洗,可以说将原本骑在二乡农民头上的士绅全部杀光,不仅如此,他还把当地的宗族势力也连根拔起,这个举动虽让太平军名声大坏,也让当地的大姓对太平军极度仇恨,但却收到了非大姓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