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家都骂娘 (第2/7页)
0多人,惠州、丛化等地来的客兵却有2000多人,客比主强,他这增城千总是一点底气也拿不出,又如何谈得上节制这帮外地大爷?况且那些调来的客兵将领也多是千总衔头,江双喜本就管不到人家头上,人家肯听你说话都是卖天大面子了。 这他.娘的要怪要就怪广州那边,兵你们是调来了,可怎么着也要给老子升官啊,要不然老子拿什么压他们? 江双喜很是埋怨总督府那帮人没给自己升官,往日的孝敬真是喂了王八了。 ........ 自打那帮子外地客兵到增城后,倒霉的就不但但是增城百姓和江双喜了,连带着增城知县徐应元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天天躲在县衙里骂娘。他没骂那帮客兵的娘,骂得是江双喜的娘——要不是你江双喜无能,把增城绿营葬送了一半,这帮外地大爷能被调来协守吗,能名正言顺的祸害本官,祸害百姓吗! 徐应元是新安县人,他是短暂的绍政政权在广东开的首届乡试,也是最后一届乡试中的举人。中举后,还没等到绍武政权再开恩试,清军就占领了广州,绍武帝自杀殉国,连带着这个只占广东很小一块地盘的南明政权倒台。 皇上死了,朝廷没了,徐应元这个举子的身份却在。清军不承认绍武皇帝,却承认在这届乡试中举的举子身份,所以对这届的举子很是安抚拉拢。徐应元本不想降清,但看到周遭一同中举的同年们都屁颠屁颠到广州去谋清廷的官,还真有几个给外放做了知县的官,甚至还有一个给派到福建当知府,清廷新任的广州知府也是举人。这一切让徐应元眼红了,十年寒窗苦读所图为何?还不是功名利禄四个字! 徐应元主动到广州的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