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一章 议政王大臣会议(上) (第2/6页)
吴良辅,这才扯着嗓子叫了起来:“万岁有旨,请议政王、贝勒入座!” 站在前排的十几位满洲议政王大臣闻听之后上前几步,行叩见大礼:“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议政王们坦然入座,分列在顺治的两侧。 坐在东首第一位的是安亲王岳乐,其父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七子阿巴泰。算起来,议政诸王大臣中,岳乐的年龄最长,已经四十六岁了,辈分最高,学问也数得上,为人处事老成持重,头脑十分冷静,一直是少年天子顺治的得力支柱,所以顺治安排他坐议政王大臣位子最上首。不过原本坐在东首第一位的并不是岳乐,而是顺治的异母兄弟承泽亲王硕塞。 清太宗洪太十一个儿子里,活下来八个,而真正参与打天下立下军功的,便只有豪格和硕塞。硕塞是顺治的五哥,其生母是洪太侧妃叶赫那拉氏。按清太祖努尔哈赤诸子封爵之例,侧妃庶妃之子不得封和硕贝勒、和硕亲王,故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对建立金国、大清国以及入主中原,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也只封至多罗郡王而已,其它如四子汤古代、六子塔拜、九子巴布泰、十一子巴布海等,仅分别封为辅国将军、镇国将军、辅国公等。 顺治元年,由于满清入主中原,硕塞得以晋封为多罗郡王,在册文中还特别强调硕塞系帝之“庶兄”。顺治八年福临一亲政,便立即晋封硕塞为和硕亲王,并且增注军功,此举打破了清太祖太宗时的惯例,少年天子此举的用意很明显,他是想通过封授兄长及亲侄的方式,来增强支持自己的力量,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