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六百四十七章:专注拆台于少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七章:专注拆台于少保 (第2/7页)

了配合杨洪所说的谎言。

    如此一来,性质就严重了。

    要知道,宣府乃是边陲重镇,杨信身为宣府副总兵,且前一任总兵官又是他的伯父,在宣府可谓根基深厚。

    这种身份地位,最忌讳的就是和朝廷离心。

    再得力的将领,如果对朝廷不能赤诚一片,那么,便是祸患!

    因此,一时之间,陈镒和金濂望着杨洪的目光,便多了几分不善,就连李贤和范广,也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

    见此状况,杨洪也坐不住了,赶忙道。

    “陛下容禀,此等大事,家侄万万不敢隐瞒不报,实是因干系重大,臣在给陛下的奏本当中已然写明,此事非仅仅牵涉一位侯爵这么简单,何况,直到如今,家侄手中都只有一个证人,并无其他证据。”

    “事关重大,家侄并非科道官员,并无风闻言事之权,因此,在查清情况之前,贸然上奏,恐有攻讦朝臣之嫌,何况,此事情况复杂,没有足够的证据,家侄也不敢确认,到底是否是任侯所为。”

    “待情况明晰之后,臣第一时间便上奏于陛下,绝无半点迟滞,请陛下明鉴。”

    这解释听起来倒也算说得过去。

    但是,细细一想,却并不然,杨洪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陈镒便皱眉开口道。

    “杨侯,这个解释,恕老夫不能接受!”

    说着,陈镒起身,对着天子拱手一礼,然后转向杨洪,继续道。

    “诚如杨侯所说,此事干系重大,或许除了任礼之外,还有牵扯更深之人,杨信身为宣府副总兵,也的确无直奏之权,遇到这种事情,难以处理实属正常。”

    “但是,朝廷自有体制,武将总掌军务,文官提督民政,协理军务,宣府设有协理大臣耿九畴,便是代表朝廷处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