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六百四十二章:干啥啥不行,内卷第一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二章:干啥啥不行,内卷第一名 (第2/4页)

洪又是一副认打认罚的态度,无论于情于理,于谦都不可能追打过甚。

    当然,还有一点原因很重要的就是,任礼已经被抓进诏狱去了。

    尽管不是因为军屯被抓的,但是,他前脚如此激烈的反对朝廷整饬军屯,后脚就进了诏狱,对于兵部来说,震慑力已经有了。

    所以,杨洪自然也可逃过一劫。

    果不其然,于谦话音落下,天子轻轻点了点头,道。

    “朝廷整饬军屯,其一是为复祖宗之法,明法理之辨,其二是为严肃军中纲纪,保边军战力充沛,其三是为解朝廷财政之急,非为一者。”

    “整肃纲纪,将敢于侵占军屯之辈严厉处罚,也是为了惩前毖后,端正后来之人,若拘泥于此,令忠臣良将寒心,亦非朕所愿。”

    “昌平侯虽犯罪过,但一生戎马,为国征战,土木之役后,坚守宣府,于国有功,虽功过不能相抵,但法理不外乎人情。”

    “刑部?”

    听到自己又被点了名,金老尚书痛苦并快乐的赶紧上前,道。

    “臣在。”

    “昌平侯侵占军屯一案,同样由刑部会同兵部主理,国法在上,不容亵渎,刑部清查此案,当秉公而行,察查清楚。”

    “杨府一门,世代簪缨,于国有百战之功,其门楣爵位,不可因此受损,除此之外,其他一应判罚,刑部当依律而行。”

    “臣遵旨,请陛下放心,刑部定当尽心竭力,秉公审案。”

    金老尚书点头称是,表示清楚。

    天子这话已经很明白了,该罚罚,该判判,不必顾忌,但是,底线是要留住昌平侯府的爵位。

    当然,在此前提之下,如果未犯大罪,杨家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