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四百一十七章:张輗的把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七章:张輗的把握 (第2/4页)

是个可造之材,至于坏处,则是想要说服他,必然要花上一番工夫。

    沉吟片刻,想了想诏狱当中张軏对他的嘱咐,张輗决定单刀直入,道。

    “既然小公爷这么说了,那老夫也就开诚布公的说了,咱们两府皆是靖难勋臣,家父张玉和贵祖朱能,乃是战场上过命的交情。”

    “到了我兄长和成国公这一代,兄长依旧奋战沙场,南征北战,成国公镇守京城,礼敬清流,文武传家,虽有老一辈的交情,但是各有志向,不免生分起来。”

    朱仪神色微动,却没有说话。

    这话说的算是委婉,早年间靖难之战的时候,两家的确是过命的交情。

    但是随着地位的稳固以及老一辈的逝去,以两家公府为首,逐渐形成了一批政治势力,因而不可避免的在权力的争夺上产生了矛盾。

    这才是两府渐渐疏远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京城的勋贵当中,以定国公府为首的那帮降将勋贵,甚少在朝堂当中有过什么存在感。

    多数时候,都是成国公府和英国公府在相互争斗。

    而且,这种争斗往往紧随着皇位的更迭而发生转变。

    太宗皇帝晚年数次北征,倚重英国公府,张辅风头一时无两。

    于是,宣宗陛下登基之后,便借成国公府平定汉王叛乱,成国公府鼎盛之时,一度手掌京营大权,官至太保,边事军务凡上奏者,无不允准。

    但是即便如此,宣宗弥留之际,却命英国公张辅为辅政大臣,加太师,重新统领五军都督府。

    说穿了,无非平衡之道而已。

    所以实际上,他们两府的疏远,既是因为客观上在权力争夺上出现了矛盾,也是默契的在迎合皇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