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三章:太子的课业 (第3/4页)
三百千倒是好说,翰林院随便拎一个人出来都能讲。 皇明祖训和御制帝训这两本书,也好安排,因为涉及都涉及到政务层面,自然是内阁包揽。 反正,这两本书也不指望太子殿下现在能理解,只是象征性讲一讲,让他先背下来再说。 产生争议的,是《孝经》《中庸》《大学》这几本书的授课人选。 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这三本书,虽然不需要背诵,但是却需要理解要义,并且将其融入到日常言行当中。 所以,这部分的责任尤其重大,可谓是会直接影响到太子未来德行的。 首先,负责讲解的人,一定要三观正,不能给太子殿下带跑了,这是基本的,也是最容易达到的。 其次,就是要学识渊博,能够讲的妙趣横生,总不能讲着讲着,给太子殿下讲睡着了。 然后,就是要年轻。 虽然说,这次出阁并不备府,但是,作为太子的授业之师,天然便是太子未来倚重之人。 总不能找一帮垂垂老矣的大儒过来,太子长成了,他们也驾鹤西去了。 为太子授业,是政治资本,对给太子授业的人和太子自己来说,都是一样的。 所以,胡濙进殿的时候,看到的场景就是,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大人,气势汹汹的谁也不让着谁。 “倪谦秉性刚直,学识渊博,于大学之道,颇有独特见解,为太子讲授大学之人,非他莫属。” 这是翰林学士萧镃的声音。 然而他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不同的意见。 “不不不,还是周洪谟更合适,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