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七章:国家国家,国在家前! (第2/4页)
的衣角消失的时候,一帮内阁的大臣甚至都还没反应过来。 然后紧接着,就有内侍,将胡濙的那份奏本送到了他们的面前。 怀着疑惑和好奇,老大人们迅速凑在一起,将那份奏疏通读了一遍。 上面写的,正是胡濙到达宣府之后的所有经历,写的很细,甚至就连奏对时的语言和其他人的反应,也都一一描述了出来。 看完之后,老大人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奏疏的文笔自然是一绝,看着就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内容也很让人感动。 透过这本奏疏,老大人们仿佛看到了宣府行宫当中,胡濙神色哀痛,坚决而凝重的三拜九叩,仿佛看到了老尚书英雄迟暮,背影凄凉,仿佛看到了,大宗伯如何斡旋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的劝谏太上皇…… 这般场景,纵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不能不为之所动。 然而…… 想起刚刚胡老尚书麻利溜号的身影,这本奏疏中,描述的一幕幕悲凉场景,却又轰然崩塌。 不过,无论如何,这奏本里头的大多数内容,应该是真的。 有这份奏疏打底,任谁也不能说他胡濙不够尽力。 而且,按奏疏所言,在宣府的时候,这位大宗伯连愧对先帝,欲要致仕这种话都说出来了,太上皇还是无动于衷,那么再提要让他老人家去迎复,就是翻脸了。 咋,说说还不行,非要让胡老大人真的辞官吗? 所以,这条路是断了! 那么,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该派谁过去呢? 老大人们一阵发愁。 终于,在这个时候,天子开口道。 “诸位先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