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宫为准的标准时 (第2/8页)
时隔将近六百年,大明都没躲过韩国的偷。 偷,就是硬偷。 朱祁钰看着手中送来的图纸,看了许久。 “送于吴敬,让他看看有没有用。”朱祁钰拿着兀鲁伯的天文表、六分仪图纸,这些文书中,还有很多数学论述,让吴敬先看看。 兴安领命,将文书交给了小黄门。 好人兀鲁伯其实当上帖木儿国王也就两年时间,就被他儿子给杀了。 现在卜赛因是兀鲁伯的侄子,兀鲁伯把自己的兵权悉数交给了儿子掌管,自己始终没有停下研究天文学。 正统十四年,兀鲁伯提前了四百年的时光,精确的测定了地轴倾斜角度,以此推算出了岁差。 元时郭守敬,为什么会被叫做神仙?因为他制作的授时历,其实就是大明的大统历。 授时历一直用了三百多年,直到崇祯年间才被徐光启等人修改。 正统十三年的时候,日食整整推迟了一天的时间,授时历已经不再精准了。 兀鲁伯的六分仪,建十丈高的目的,不是为了穷尽民力,大兴土木,他是为了精准,朱祁钰即便是远隔万里,也感受到了兀鲁伯对天文和数学的热爱。 一旦钦天监可以确定七十七年二分点移动一度是更加精准的岁差,那么就可以证明,兀鲁伯的地轴倾斜的角度六十六度是正确的。 那么地球是个球,并且是个倾斜的球,也就可以证明了。 郭守敬通过计算其实已经确定了地球是个球,兀鲁伯补足了倾斜角度给地球是个球增加了更多的证据。 这样一来,李宾言想去天边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