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党?都是陛下的臣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党?都是陛下的臣子 (第2/7页)

朱祁钰可不认为现在海面上是太平的,即便是李宾言认为大明海域已经处于高安区,可是朱祁钰却不这么认为。

    “可是陛下,海商势大,名义为商,实际为匪,在海上横行无忌,海船倾覆之后,更是无从查起。”李宾言眉头皱成了山字形。

    海商可不是什么善与之辈,他们在海上百无禁忌,名为商实为匪,如此日久,到时候,倭患又起。

    “再有五年时间,再议此事吧。”朱祁钰认真考虑之后,依旧不肯听从李宾言的想法。

    正因为有人不老老实实的当商贾,在海上劫道,朱祁钰才不肯下这道禁令。

    再给大明五年的时间,至少得有上千艘的战座船,有数百艘的宝船之后,再讨论这个问题才合适。

    归根到底,还是船太少了。

    李宾言认真的琢磨了下,才开口说道:“陛下英明。”

    他理解了陛下的想法,即便是海商们不那么忠诚,但是陛下还是把他们当成大明的人。

    “朕知道你和李贤都深受势要豪右之迫害,对他们恨之入骨,朕可以理解,可是朕以为,他们在没有入罪之前,是大明人。”朱祁钰说的是法学的基本属性,审慎。

    大明律有云:强盗及万恶访犯,新犯死罪,皆三推六问,情真罪当,始上长枷监候。

    司法审慎,是中原王朝自周始至今的一种重要的人文精神。

    《尚书》曰: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

    如果犯了错,不应该由为上者主观的认定有罪,而是审问、查找证据,反复查补之后,确实有罪,才应该处罚。

    这是司法审慎的基本态度。

    即便是在春秋战国时候,法家追求的大同世界,是一个用法治国,一切一断于法的世界。

    但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