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线,心中大仁安地方 (第2/7页)
来,在夏秋季把云贵的货物运抵南京、松江府…” 徐有贞停顿了下说道:“对南衙十四府是一件幸事,对云贵是一件幸事,对大明更是一件幸事,对商贾是一件幸事,对庶民百姓更是一件幸事。”m.zwWX.ORg “于少保真的是国之柱石啊。” 云贵的路不好走,如果能够彻底打通水路,对西南地区的长治久安积极作用,利在千秋。 二十万里的水路的国之长策是于谦提出的,这四万里水路的疏浚也是于谦在南衙的时候制定的。 为此陛下还专门为三皇子取名为朱见浚。 徐有贞一时间有些沉默,在他为了一点点景泰安民渠的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于谦站的高度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他。 农庄法从来不是一抓就灵,各地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云贵川黔主要是交通矛盾,南衙是劳资矛盾,而陕西、陕西是地狭人众的矛盾。 于谦在陛下刚到达他不太忠诚的南衙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情况,各地的主要矛盾各有不同。 “那是,要不是于少保呢?”朱瞻墡笑容满面的说道。 徐有贞想了想说道:“殿下,徐某得去治水了,这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走两步,我的到险滩亲自看看,这乌江到重庆府的疏浚,交给我吧。” “多久?”朱瞻墡忽然开口问道。 徐有贞离开的步伐为之一顿,想了许久说道:“五年吧。” 朱瞻墡摇头说道:“太久了。” “很快了。”徐有贞眉头紧皱的说道。 朱瞻墡平静的说道:“顶多给你三年的时间,等不了五年了。” “嗯,我知道了。”徐有贞点头离开了遵义府的府衙,骑了一匹快马直奔镇天洞而去。 不是襄王朱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