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三章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 (第3/7页)
准了吏部天官王直,被一个礼部的小小侍读学士,反将一军。 陈镒觉得自己还是去地方办点实事的好,做这个总宪,如坐针毡。 无论是做大了总宪的位置上,总是会由衷的说一句:不当也罢! 陈镒十分确信的说道:“陛下,新辟之地,一定需要治水,修建水利,臣在张秋治水,又到河套治水,有治水经验,臣去了鸡笼岛,不出三年,臣就给陛下开辟千里良田!” 新辟之地必然兴修水利,陈镒说的很有道理。 朱祁钰看着群臣都表态了,确定了造船的必要性,甚至陈镒都打算亲自去地方做巡抚总督了,用实际行动俩支持造船。 朱祁钰看向了金濂说道:“金尚书,户部的船匠册,有多久没有重新补录了?当年太宗文皇帝打造大明水师的时候,在册住坐工匠就有两万余名,不在册服徭役的大约有一万余人。” “二十八年了。”金濂思索了一下,叹了口气。 如同五十年未曾更新的富户册一样,船匠册已经二十八年未曾更新了。 永乐六年设造匠册以便清勾,在册工匠共包括艌、箬篷、竹匠、索、船木、铁匠等,共计两万余人。 比如苏州府长洲县共有五百二十三名,艌匠二百七十名,箬篷匠七十八名,竹匠八十六名,索匠四十三名,船木匠二十一名,铁匠二十五名。 这两万余人可是两万户的住坐匠,每年光是给银就超过了九千两、三十万石米。 “木则杉、楠、松、檀、杂木,竹则青竹、猫竹、筀竹、笪竹,铁则切铁、钢铁、建铁、新钉、黄钉、钉坯、铁线、铁砧、铁条、篙错、秤铊,这些咱们大明的能造吗?”朱祁钰看向了石璞问道,石璞从开封府回京述职,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