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声君父 (第7/7页)
方十九年,每天都能见到。 那时候,朝堂乌云蔽日,地方互相勾结,根本无法治理。 于谦低声说道:“陛下,《韩非子》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翰林院的翰林,的确是饱读诗书,但是他们直入秘阁,起于京官,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去地方历练,再入文渊阁?” 胡濙十分赞同的说道:“臣以为于少保所言有理,这文渊阁理政,却不知轻重,镜花水月,全靠臆想着实不行。” 朱祁钰点头,有些无奈的说道:“翰林们不愿意去啊,这次贵州,朕把皇叔都派出去了,一共二十个举人肯一同前往。” 于谦认真的说道:“那就不让他们入文渊阁,更不让他们起京官,就在翰林院读一辈子吧!” 胡濙经过了半刻钟的思虑,他盘算了下当初建立文渊阁至今的种种,俯首说道:“陛下,臣同意于少保说的,不愿意去,就强摁着他们去。” “贵州的确苦寒,但是若是其余之地,也不肯去,那就读一辈子书吧。” 朱祁钰点头说道:“那就这么办。” 翰林即便是到了地方,那也是推官起步,大明的推官,管理一府之地推勾狱讼之事,乃是各府知府佐贰官,正七品官。 一府之地的刑名之事,都归他们管,哪里会受苦? 就这还不愿意去! 从推官的位置上起,最后成为大明柱石朝臣的也有很多,比如苏州府推官、鞑清的噩梦、官至太子太保,从一品的袁可立。 鞑清恨袁可立恨到什么地步?专门为袁可立兴了一场文字狱的大案。 “陛下,倭国正使已经在殿外候着了。”一个小黄门走了进来禀报道。 “宣。”吾谁与归的朕就是亡国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