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动的手! (第2/7页)
但是在大明,佛门本是劝人向善之地,结果慢慢变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洪武六年高皇帝下令,凡是民家女子,年龄未到四十岁,不许当尼姑、女冠。 洪武二十年高皇帝再下令,百姓若年龄在十五岁岁以上,不许入寺为僧。 洪武二十四年高皇帝又下令,假若有人效法瑜珈教,自称善友,假藉张真人的名头,私造符录,均治以重罪。 洪武二十七年高皇帝再下严令,在僧道中,若有人私自拥有妻妾,允许众人赶逐。若包庇容隐,一同治罪。僧人自称白莲、灵宝、火居、僧道不务祖风,妄为议论,也要治以重罪。 永乐十年,太宗文皇帝下谕,如果僧道不守戒律,参与民间修斋诵经,并计较报酬厚薄,或修持没有诚心,饮酒食rou,游荡荒yin,乃至妄称道人,男女杂处无别,败坏门风,将杀无赦。(明太宗实录128卷) 这种禁令之下,在明初的那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僧侣极少。 能招致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如此严苛对待,可见风气之糜烂。 皇帝,始终处于整个大明的最顶层,如临九霄,看不清世间的细节,这是必然的,所以能闹到让大明的太祖太宗皇帝三令五申,可见其风气之劣。 要知道朱棣手下的头号文臣,黑衣宰相姚广孝,可是个大和尚。 南衙就有一首流行的民谣唱的就是和尚:「炉中烧上马牙香,门外悬着白纸榜,堂前列起铜佛像。鼓钹儿一片响,直吃得拄肚撑肠。才拜了梁王忏,又收拾转五方,没来由穷日忙。」 这是贪财。 在松江府有一个康员外最近在告状,这位康员外告的是一个yin僧,康员外年过四十无子,纳了一方小妾,生了个儿子,眉眼一点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