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叙事风格的小小变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叙事风格的小小变化 (第6/8页)

朝议。

    首先就是商定好的开海事宜,主要就是造船、贡舶商舶管理市舶司,然后就是关于宝源局纳储之事,纳储不放贷,大明朝廷要做投资使用,方向也是开海和煤炭等。

    这些都是商议好的事情。

    兴安捧着圣旨阴阳顿挫的大声的喊着:“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

    “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为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前日设密州市舶司、月港市舶司、松江市舶司,今日开海……”

    开海的理由主要还是治理倭患。

    纵观大明朝的禁海政策,只要禁海,倭寇就会如同过江之鲫。

    在兴安宣旨的时候,朱祁钰看着奉天殿内的大臣们的脸色。

    嘉靖二十六年的时候,嘉靖把朱纨派去了浙江,提督闽浙海防军务。

    朱纨干的还不错,但是这趟南下,朱纨却是死了。

    因为朱纨一方面手握大棒,严厉打击海商走私行径,另一方面像朝廷积极谏言,说开海方能治倭。

    朱纨在闽浙提督海防军务,除了抓了海盗李光头等人之外,还把当时肆虐沿海的红毛番,也就是佛郎机人在诏安这个地方,狠狠的收拾了一顿。

    朱纨杀了黄四爷的马,能有什么好下场?

    很快朱纨就被风宪言官弹劾,而后朱纨被罢官,闽浙走私豪势借机要杀他,朱纨知道自己没办法活着走出闽浙,遂喝药自尽。

    是所谓:「闽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