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见 (第3/7页)
奈的说道:“没有,臣的意思是稽戾王留中不发了。” “关西七卫的仇杀,其实也是大明故意为之。当初永乐年间大明册封忠顺、忠义二王并封关西,就是为了让他们仇杀,无力扰边。” 洪武年间打掉了北元的帝王世袭,永乐年间朱棣利用北元诸部在军事、文化、经济、部族等领域的矛盾,将其一分为三,分为了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族。 这种分法让他们无法形成合力,共伐大明。 在关西设置七卫,并封二王,同样是如此原因。 朱棣册封了忠顺、忠义王爵,让他们窝里斗,只要斗起来,大明就可以做裁判,做裁判的主要干预手段,就是关西七卫的军事实力。 只要斗起来,他们就没力气扰边。 但是正统四年,最后一个关西卫所内迁,标志着大明再无力去做裁判了。 但是面对失控的关西,稽戾王朱祁镇选择了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这种关门过自己小日子的做法,让朱祁钰眉头紧皱。 胡濙每次说到正统年间,就是愁眉苦脸、眉头紧锁、唉声叹气,没办法,他不习惯那样的大明朝。 他在永乐年间四处做巡抚,他心里有对比。 胡濙无奈的说道:“正统五年,杨士奇上奏曰,朝廷树立之恩,于先世甚厚,背德不祥,慎毋为人所诳惑也。然竟不悛益通虏,拘留汉人,因而转卖者甚众,使者复暴横至殴死,护行军校边,臣请绝其贡,诏曲贷之。” 这是一道很奇怪的奏疏,事情发生的背景,和关西七卫有莫大的关系。 关系七卫内迁之后,忠顺王也好,忠义王也罢,他们发财的目标立刻瞄准了大明人。 忠顺王和忠义王在不同程度上开始通虏,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